po18小說 > 軍事小說 > 美洲日不落 > 第九十二章 埃及衝突

    埃及,一個你不知道它,但僅憑藉金字塔,就能想到的地方。

    目前埃及主要是由奧斯曼帝國控制,在當地設有埃及總督。

    雖然這個所謂的「總督」,更多的還是象徵意義,甚至算的上是「可有可無」。

    但在如今這個英法相爭的「風口」,埃及就成了「至關重要」的籌碼,或者說「底線」。

    而還在修建過程中的蘇伊士運河,沒有任何意外的成為了真正的「風口」。

    「咔嚓!!」

    從漢國購買的大型蒸汽吊機,將剛剛還看起來很「蠻橫」的巨石,用一個那些埃及人難以想像的力量吊起,就像古埃及神話中的神祇,充滿着「魔力」。

    馬爾奧是蘇伊士運河的一名工程師,平時他的工作就是指揮河道挖掘的工作,以及「疏通」和本地人工關係。

    其中關係最簡單,也是最難的。

    簡單是因為當地人只要給錢就能夠打法,難的是如何給錢。

    馬里奧甚至為此總結出來了一個經驗,那就是給錢不能一次給太多,那麼這些埃及人會變得更加貪婪,應該一點點的吐出來,讓他們被錢所支配。

    還有一個則是給對人,錢給了,但人不多,也不行。

    所以當地的那些教會,以及地頭蛇,就成了必須討好的對象,哪怕這裏是法蘭西的工程,但地盤上待着的卻都是埃及人。

    而且因為埃及都是特殊性,法國人很難做出有效的「應對」,如此,做出一定的妥協,就成了大家都要做的事情。

    不止是馬爾奧,整條蘇伊士運河,都是如此,埃及人要起錢來,可比他們那些修建金字塔的祖先厲害多了。

    整條蘇伊士運河,截止至今一共花了超過兩億英鎊,其中最少有三千萬是打點「埃及人」。

    就像法國負責蘇伊士的大臣勒龐所說:「我已經受夠那些埃及人的索取了,每當我想要拒絕,腦海中都出現了拒絕,因為現實告訴我,法蘭西不能主導這裏,或者說,我們不能完全主導埃及!!」

    至於誰讓法蘭西無法主導埃及,不用想都知道。

    只有那個法蘭西的老對頭,隔海相望的「英吉利」。

    就像英國外交大臣說的那樣:

    「我們不能讓法國人成功的主導蘇伊士運河,如果法蘭西人主導了這裏,不亞於控制了地中海,甚至更加嚴重!!」

    而法國國內,也將所蘇伊士運河視為打破英國海洋霸權的「重錘」。

    如此,蘇伊士運河也成了這兩年英法衝突的根源,甚至是主要目的。

    甚至還牽動着歐洲局勢,所以歐洲國家,哪怕是已經簽約的俄國都希望法國人和英國人因為埃及打起來,只要打起來,那麼三皇同盟,不再是簡單的協約,而是一個可以要挾法國的「討債書」。

    到時候加不加入戰爭,就不是法國說了算,而是俄國,沒有好處,俄國絕不會遵守盟約,這就是國家之間的關係。

    如此赤裸裸,如此「殘酷」。

    而遠在北美是漢國和俄國的想法,雖然大致相同,但有根本是區別,那就是漢國不止希望法國和英國亂起來,而是整個歐洲一起亂起來,只要全亂了,漢國就可以放心大膽的「幹事」了。

    可以說三皇同盟被後世稱為最勾心鬥角的同盟,不是沒有關係的。

    整個三皇同盟,充滿着「陰謀」和「波瀾」。

    就像一首名叫「十面埋伏」的曲子。

    埃及海上,一艘英國軍艦正在航行,作為皇家海軍,哪怕是一個「巡洋艦」,也充滿了英國海軍獨有的傲氣。

    兩千多噸的進入鬱金香號,就像一頭狡猾的豺狼,不斷的沿着海岸線行駛。

    艦首上的二十四磅火炮,就像它的名字一樣,充滿了英式風格。

    相比於已經進入到了毫米時代的世界海軍,英國海軍明顯還活在自己的世界裏,依舊我行我素的使用英制單位。

    仿佛不用英制,就不帝國了一樣。

    當這艘狡詐的狐狸,沿着海岸線,不斷的試探的時候,對面駛來了一艘懸掛三色旗的巡邏艦,之所以是巡邏艦,還是因為太小了,六百多噸的蒸汽巡邏艦,最大口徑的火炮也只是兩門七十五毫米的艦炮。

    相比於那個用艦炮武裝成刺蝟的英國巡洋艦,對面是法國巡邏船就像一個孤獨的孩子,面對壞人強裝鎮定。

    「英國人??」

    巡邏船的法軍少校,看着對面那高傲飄洋的米字旗,語氣有些不善,畢竟在這裏碰到英國人,意味着他們已經越來越「越線」了。

    (法國和英國私下有協議,英國不能過中線,至於什麼是中線,其實就是靠近蘇伊士運河大開一部分)

    「告訴他們,按照條約,這裏不是他們該來的,讓他們立即離開!!」

    雖然心裏很憤怒英國人的「打擾」,但他還是保持了一個法蘭西紳士應該有的「禮節」,沒有像潑婦一樣「罵街」。

    但對面的英國艦長斯蒂文,顯然沒有把法國人的話當回事,直接了當的表示要進去「搜查」海盜。

    至於那裏的海盜,他沒有說,但想來應該是在「書里」。

    對於這樣近乎侮辱的行為,法國少校表現出了難以想像的隱忍,而是回答「沒有海盜」。

    當這條信息發出去後,法國的巡邏船上,出現了難以想像的「嘶吼」。

    就像一頭被激怒的野獸,只有在私下,才會展現出它的憤怒。

    但是法國人的「客氣」,換來的是斯蒂文更加肆無忌憚的要求。

    鬱金香號上,斯蒂文當着下屬的面直接說:

    「法國人沒有勇氣和皇家為敵,他們一定會讓開,就像牆角的蟑螂一樣,被我們一腳踢開,最後踩成爛泥!!」

    「哈哈!!」

    「我們應該法國人用邀請的方式讓我們進去。」

    「哈哈…」

    周圍響起對法蘭西的嘲諷,以及「恥笑」。

    英國人就是這樣,他們總是認為英格蘭高於歐洲其他國家,甚至高於自己內部的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,乃至高於全世界。

    而在這艘名為「勇氣」號的法國巡邏船上,作為少校的羅查很冷靜,甚至冷靜的可怕,猶豫了片刻下達了「讓行」的命令。

    當這個命令下達後,所有人都感到屈辱,甚至拒絕執行,但依舊被羅查強行通過。

    鬱金香號上,掌聲雷動,不時響起「懦夫」「法蘭西豬」「拿破崙三世的小丑」的笑話。

    作為鬱金香號的指揮官,擁有中校軍銜的斯蒂文,仿佛看到自己升為上校,過幾年被任命為「將軍」的畫面。

    在這樣的「美夢」中,斯蒂文很快忘記了「交通規則」,直接宣佈:「從法國人身邊經過,讓他們感受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英姿!!」

    甚至為了表示「尊重」,斯蒂文還讓水兵穿戴整齊,向他們的法國同行行禮。

    當穿着工整制服的英國水兵從法國巡邏船旁經過的時候,所有人都笑了,笑的是那麼開心,就像「中了頭獎」。

    但在對面的法國勇氣號巡邏船上,所有法國人都感到異常的屈辱,甚至感覺沒有臉回去了。

    也是在這個時候羅察抓住英國巡洋艦變向的機會,大聲喊道:

    「右滿舵,全速靠近英國軍艦!!」

    轟轟!!

    當整個巡邏船動起來的時候,蒸汽動力甚至都有些發顫,讓人不寒而慄。

    而在鬱金香號巡洋艦上的斯蒂文,依然沒有意識到事前的「可怕」。

    甚至還在和下屬吹噓自己的光輝戰績。

    直到水兵慌慌張張跑了進來,一句「法國人跟上來了」,嚇住了所有人。

    「轟轟!!」


    還沒有反應過來,兩千噸的鬱金香號巡洋艦就被只有三分之一,甚至更少的勇氣號,撞破了側弦,甚至如果不是噸位足夠,就剛剛那一下,換個小一點的軍艦不翻才怪。

    「啊!!」

    「法克兒!!」

    「該死的法國佬…」

    鬱金香號上,到處都是咒罵聲,聲音穿透了軍艦,傳到了對面的勇氣號上。

    羅察面無表情的看着已經被撞搖搖欲墜的英國巡洋艦,直接下達了最後的命令:

    「全速前進,告訴英國人。」

    「我艦奉命撞沉你艦!!」

    轟!!!

    隨着巡邏船的動力加滿,這艘剛剛不可一世的英國巡洋艦,就這樣倒下了,倒在了溫暖的埃及外海。

    海面上,穿着救生衣抱着救生圈的斯蒂文剛剛游出來,就對上了甲板上法國少校羅察的目光,好似是命運的安排。

    「轟隆!!!」

    鬱金香號沉沒了,徹底沉沒了,就在斯蒂文這些倖存者的眼前,鑽入了大海。

    而在勇氣號的羅察這才下達「援救」英國朋友的命令,就像事後他對巴黎日報所說:

    「我們的一切都是按照通行準則進行,在鬱金香號沉沒的時候,我們做了最大的努力營救英國同行」

    雖然很「扯」,但毫無疑問,算是一個還行的理由。

    雖然英國人根本不信,甚至要求「檢查」。

    …

    倫敦,夏季的倫敦格外的「明媚」,對於飽受陰雨「侵蝕」的英國人來說,夏季是他們所有季節中,最好的時候,因為這個時候,下雨的時候,相對較少。

    在這樣一個平和的下午,一陣賣報聲,打破了街頭的平靜。

    「法國勇氣號陰謀殘害我海軍鬱金香號,致使三百名皇家海軍勇士死在了埃及」

    「法國人說他們不知道,但我們知道,上帝也知道:英國海軍大臣。」

    「據悉,鬱金香號當時已經和法國軍艦錯開,這一切完全是法國人的陰謀,是對大英帝國的戰爭行為!!」

    報紙上,各種「誇張」的標題,以及「發泄」的文章,充斥着今天所有的版面。

    言辭犀利,充滿了對法蘭西人的「仇恨」,甚至不乏一些「宣戰」的評論,讓那些還在享受陽光的英國人直冒火。

    倫敦各地,只要是看到報紙,聽到消息的人,都發出了對法國的「問候」,以及深深的「怨恨」。

    英法百年戰爭,再一次登上了主流,甚至就連拿破崙都被拿出來嘲諷和辱罵。

    漢國公使館內,漢國駐倫敦公使羅寧看着手中的幾份報紙,看着上面的謾罵,不禁感嘆:

    「原來以為小孩子吵架喜歡翻舊賬,揭老弟,沒想到英國和法國也是這樣,真是國如人啊!!」

    而其他國家在得知剛剛發生的「奉命撞沉」事件後,甚至直接表示了「中立」。

    是的,中立,不做任何表示,雖然加了一些所謂的「和平呼籲」。

    但更多是「裝裝樣子」,甚至像俄國這樣連樣子都不裝的國家,直接在衝突發生後,站隊法國,看起來和法國人是一條船上的。

    讓拿破崙三世很是感動,甚至認為這是俄國人遵守三皇同盟的「動作」。

    但其實真實情況是,俄國已經在等待法國和英國開戰,然後選擇性加入戰局,撈取好處了。

    歐洲其他國家其實也是如此,畢竟作為歐洲最強的兩個國家,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實在壓的人喘不過氣來。

    就像威廉詢問脾斯麥,英國和法國打起來,對普魯士有沒有影響。

    脾斯麥的回答則是:

    「我們應該祈禱法蘭西和英國人在地中海打起來,甚至戰爭最好爆發在英吉利海峽,那樣普魯士就有足夠的時間準備統一德意志了。」

    而對於歐洲其他勢力也是如此,奧地利控制的意大利地區,也是寵寵欲動,希望在歐洲局勢混亂的時候,陰奧地利人一下,爭取所謂的「意大利獨立」。

    巴爾幹地區作為歐洲有名的「導火索」,雖然目前很多地方依舊屬於奧斯曼帝國,但早已形成事實上的撕裂,所欠缺的也是一場戰爭。

    甚至在看起來「與世無爭」的美洲,作為美洲有數的強國,漢國和美國也是密切關注英法局勢。

    畢竟這場歐洲國家的衝突,實則也牽扯到美洲。

    美國其實最是不希望戰爭爆發,因為一但戰爭爆發,在可以預見的某個時刻,一但戰爭焦灼,那些該死的漢國人肯定會接機向美國開戰,而這是目前美國,無法承擔的起的。

    畢竟華人街的資金還沒有「安全」,富蘭克林還沒有下水成軍。

    陸軍也沒有完成全面的整編,可以說,就像美國總統林肯在白宮會議上所說:

    「我們不能祈禱歐洲局勢是否平穩,我們必須要拿出屬於美利堅人的勇氣和力量,應對可能發生俄衝突!!」

    而漢國則複雜多了,即希望法國人和英國人打起來,好提前啟動滅美計劃,但又怕提前啟動,準備不足,功虧一簣。

    畢竟陸軍的整編也剛剛開始,最起碼需要一年的時間,這個時候開戰,不亞於用幾年前的軍隊打這個時代的戰爭,輸贏可就不好說了。

    也是因為這個原因,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上看,劉鵬是「勸和」的。

    至於怎麼勸,那就有門道了。

    …

    巴黎,自從那句「奉命撞沉」的消息傳來後,整個巴黎都陷入到了「興奮之中」。

    甚至就連歌劇院,都緊急的排了一出「勇氣號大戰邪惡英國巡洋艦」的歌劇,搞的一票難求。

    甚至那個下令撞擊,最後把英國巡洋艦撞沉的羅察都成了新一代法國年輕人,甚至是孩子的英雄。

    據後來統計,在1860年這一年,有至少五萬新生男孩,使用了羅察這個名字,以至於後來出現了「羅察遍地」的笑話。

    相比於巴黎的熱鬧,凡爾賽宮內的氣氛,卻是很「迷惑」。

    在消息傳來後,拿破崙三世一邊為法國軍人的勇敢「高興」,一邊又頭疼如何處理和英國人的關係。

    拿破崙三世不是怕了英國人,而是至關重要的「拿破崙」級戰列艦還在船塢,剛剛鋪設龍骨,陸軍也才剛剛完成整編,還沒有完全適應。

    這個時候和英國佬開戰,無異於「自殺」,甚至搞不好還會重演拿破崙皇帝的悲劇。

    作為拿破崙家族的繼承人,拿破崙三世太明白這個道理了。

    所以在得知這件事後,他第一個反應不是高興也不是害怕,而是要求法國駐英國公使和倫敦保持溝通,至於如何溝通,可想而知,無非就是「平穩」解決。

    就像拿破崙三世對外交大臣杜盧賽說的:

    「在法蘭西還未完全準備好和英國人攤牌的時候,最好不要激怒他們,讓局勢緩和,一直到我們準備好!!」

    而英國人的反應,也不出法國人的意料,他們很「憤怒」。

    甚至直接提出了「一億英鎊」的無理賠償。

    雖然這個要求被否決,但英國人要求的主謀移交,道歉,依然是法國人所不能接受的。

    所以目前的局勢也就「僵持」住了。

    而這對兩國都不是什麼好事,因為戰爭派正在「躁動」,如何妥善解決,考驗倫敦和巴黎的智慧。

    甚至是拿破崙三世和維多利亞女皇的智慧。

    畢竟戰爭,可以是選擇,但不是第一位!!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:www.dubiqu.com。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:



第九十二章 埃及衝突  
道士仗劍行經典小說:  
相鄰:  神話版三國  網遊之劍刃舞者  修羅武神  寒門崛起  
搜"美洲日不落"
360搜"美洲日不落"
語言選擇